时间:2022-08-27 21:19:49 | 浏览:3408
能用易经的人,才是真正懂得易经的人。
「曾仕强每日箴言」
《易经》是本天书。
但凡是看过的人,几乎都会说出三个字“看不懂”,即使买个几十本书,看上个三五年,最后却发现连入门都算不上。
就拿你学高数来说,开始很难,慢慢钻研个三五年,就会越学越明白,以前不会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
但《易经》不一样,你越啃越深奥,甚至越啃越害怕,尤其老一辈的都说在晚上不要读《易经》。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洁净精微,易教也”。
《易经》看似很简单,却是内容很广博,你发现一个问题解决掉了,马上就跳出来另一个问题。
每解开一个问题,脑子里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结,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这样的感受,会不断的刺激你继续研究下去。
夜晚读《易经》,越研究越没完,一不小心就天亮了,劳神费心,所以老一辈的人才有如此感慨。
武汉:《易经》工艺品(资料)
古往今来,真正读懂《易经》运用自如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命理学的祖师爷唐代的李虚中;
辅佐农民出身当过和尚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成就一代伟业的易学大师刘伯温;
这些易学界的泰斗们,哪个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阅人无数、经天纬地的智者。
那么,普通人为什么难以读懂《易经》呢?
1
难懂原因之一:太高深
首先是因为《易经》太高深了,它的高瞻远瞩程度已超乎了人们的想象。
就连孔子这样流芳万世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如此大学问者,读了《易经》之后也忍不住赞叹:“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如果让我年轻几岁,五十岁开始深入学《易》,那么过去很多大的过错就可以避免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纵观孔子一生的命运,孔子自己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 《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
他主张认真研究 《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道”。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 《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
汉帛书《要》篇中也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孔子学《易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在家里放在席间,外出时装在口袋里。
足以可见《易经》的高深与神奇!
几千年来,学《易》后乱解一通的人有很多,但是像孔子一样真正能够说出所以然来的人很少。
这也是为什么《易经》到现在为止的文献解释那么少的原因,因为实在是太高深了。
2
难懂原因之二:成书早
《易经》之所以难懂,另外一个原因不得不从《易经》的成书时间开始说起。
《易经》的成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从伏羲、周文王到孔子,从上古、中古到下古,《易经》本身的形成便体现出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甲骨文、汉字没有出现以前,上古的伏羲氏始创先天八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易经》的雏型。
后来,周文王被商纣王所迫害囚于羑里城,文王拘而演《周易》,文王在八卦的基础上推演出六十四卦,并为每一卦作了卦辞。
再后来,孔子读了《周易》后,又编写了《易传》。
可以说,原始的《易经》就是伏羲氏所创作的先天八卦图,它是一种比文字更早的符号表达。
卦辞、爻辞、《易传》无非是周文王和孔子发展易学说后的读书笔记。
今天,我们看一个上古前的文字符号,我们的思想跟它完全无法对接,这就导致《易经》文化变得极难理解。
相比于文字而言,先天八卦所承载的信息量太少太少。
使得我们不得不通过八卦符号背后的意境去研究,由此造成《易经》变为天书,变成今人看来格外深奥而无法探究的一个底层原因。
3
难懂原因之三:文字晦涩
由于成书时间早,带来的另一个难题就是文字晦涩难懂。
先看《易经》的卦辞,《易经》的卦辞是经由周文王姬昌所作,本身就具有着强烈的历史文化背景烙印。
再经千年历史演变,各方面自然风貌、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伦理价值观等等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所以你既不知道那段“卜辞”的字面意义,更不明白其内在含义。
说到这个问题,先普及一下卦辞和爻辞方面相关的知识:易经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是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组成:
卦画:实际上就是《易经》的内容与本体,它是伏羲以三画卦形式展现给世界的《易经》精髓,所以“卦画”本身就包含着宇宙万物运行变化的基本信息。
卦辞:为了充分发挥《易经》造福人类的作用,后来的周文王将八卦两两相重,形成六十四卦,并给每一卦都撰写了卦辞。
爻辞:周文王之子周公旦,在文王六十四卦的基础上,给每一卦的每一爻所做的文辞解释。
爻题:有“九”“六”两种爻题,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
如:
每一卦的卦辞、爻辞文字都极少,高度概括,简练再简练。
比如经常出现的“元、亨、利、贞”四字,有的元、亨、贞,有的元、贞,有的利、贞,有的元亨利牝马之贞……
初看上去略微不同,但缺一字、多一字卦义就大相径庭了。
如果你没有很深的文言文造诣,理解起来就非常困难。
况且古文中一个字可能有很多意思,也有很多象征意义和引申义。
再加上还要理解当时的政治、历史、文化、习俗等因素,把64卦字面意思看懂就已经很艰难了。
所以,这也是自古以来读《易经》的人很多,但能说得上自己读懂的少之又少,读懂的哪一个不是大师级的呢?
4
难懂原因之四:解卦超难
再一个,学《易经》绕不开的难题,就是解卦,不少人多年学易,依然一头雾水。
要理解《易经》解卦,想要解《易经》的卦,不是去看这一卦就可以了的。
《易经》的每一卦里都是卦中有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错综复杂。
《易经》的六十四卦并不是彼此孤立、静止不变的,每一卦都有对应的错卦、综卦、变卦,等等。
错卦:指两个卦中,阴爻和阳爻相反的两个卦,如乾卦和坤卦。阴阳互换,所见景象迥异,表达的是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
看问题的角度相同,但是对实际形式的判断正好相反。如屯卦的错卦是鼎卦:
综卦:就是把原卦象倒着看,称为综,综出来一个新卦叫综卦。综卦表示立场有了改变,卦象也随之改变,如需卦的综卦是讼卦:
另外,卦由爻组成,六十四卦为六爻卦,由阴爻和阳爻两个符号组成六爻卦,每一卦有对应的爻辞,用以说明事物在每一具体发展阶段的具体过程。
爻有爻所处的位置,叫爻位。
爻和爻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而有内在联系的。爻和爻之间有乘、承、比、应的关系。
并且卦中的爻还会变动,叫变爻,爻发生变化,卦也随之变化,叫变卦。
我们用《易经》第59卦涣卦来做代表,当它每一个爻由阴变阳或由阳变阴的时候,它马上就变成另外几个卦:
➤初六变初九,涣卦马上变成中孚卦,中孚卦是《易经》第61卦;
➤九二变六二,涣卦变观卦——《易经》第20卦;
➤六三变九三,涣卦变巽卦——《易经》第57卦;
➤六四变九四,涣卦变讼卦——《易经》第6卦;
➤九五变六五,涣卦变蒙卦——《易经》第4卦;
➤上九变上六,涣卦变坎卦——《易经》第29卦。
一个爻变,全卦都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易经》就是讲究变化规律的辩证法,变化是王道。
学《易经》我们就是要学习它的不拘泥死守、顽固不变的变通思维,要站在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习《易经》就是要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卦象、卦辞中寻找规律,这也是学习《易经》的难点所在。
5
如何才能学懂易经
纵观历史和现实,两三千年过去了,虽然研究《易经》的文字数以亿万计,但能说把它读透的人却屈指可数!
但这不是说,《易经》这么难,没有人能读懂,只能说读懂的人都是世人公认的大学问者,比如老子、孔子。
老子的《道德经》是对《易经》高难度的解读,孔子为诠释《易经》的精髓作《易传》。
就孔子、老子的著作来说,读起来也是非常难理解的。
所以,普通人要想读懂《易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不仅要选对老师,还要找对方法,否则就是事半功倍,成效甚微。
良基上(六册)
¥192
购买
2、以字的笔画数获取八个自然现象的阴阳,判断升降:以“8月18号大盘指数”9个字=天阳,升。3、以天人合一现象的阴阳研判升降:天人合一现象的今日热点板块:综合判断:以字数阴阳判断升降为主,结论:升实际结果:待验。
每一个名字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以温婉动情,也可以嬉笑怒骂,既是故事也是人生,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润字读音为rùn,本义是指清润、柔润、润泽、光彩的意思,用作男孩名字意指恩泽、恩惠、富有、扬名立万之义;
⌈沈顺善⌉名字出自易经“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顺字字型结构为,本义是为服从、适合、整理、合理,用来取名意指温和、顺利。⌈沈含贞⌉名字出自易经“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含字笔画为7画,本义是为理解、蕴含、容纳、宽广,用作沈姓男孩名字意指宽宏大度、品行高洁、博大精深之义。
名正言顺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却暗含了姓名的重要性。名字是每个人独有的文字符号,就好比是万花筒,可以感受到父母的真切感情,也可以感受到绚烂多姿的文化。好听有意境的男孩名字,可以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笃辉、郝威、雷恒等等大气的好名字,更多的名字推荐建议阅读这篇“出自易经的男孩名字,高雅大气”,希望能帮助到你。
读书读到最后,一定会读《易经》,老祖宗传下来的书,怎么能不读?我说我读懂《易经》了,立即遭到很多人质疑和讥讽。事实上,刚接触《易经》的时候,我读不懂,也没兴趣。后来我读完一两千本其它书籍,再回头读的时候,才开始读懂,而且这个时候,我已经是个
来源:道教(微信ID:daoismcn)中国人的智慧主要体现在能够举一反三,由一滴水看到整个大海。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一直喜欢研究大自然的规律,仰观宇宙星象,俯察虫鱼鸟兽,所以才有了《易经》这样的哲学著作,但是很多人觉的《易经》太难懂了,而下
能用易经的人,才是真正懂得易经的人。「曾仕强每日箴言」《易经》是本天书。但凡是看过的人,几乎都会说出三个字“看不懂”,即使买个几十本书,看上个三五年,最后却发现连入门都算不上。就拿你学高数来说,开始很难,慢慢钻研个三五年,就会越学越明白,以
一提到易经,有的人会高深莫测的说,这是一门预测学。其实,这就是一种曲解。《小窗幽记》说得好:行合道义,不卜自吉;行悖道义,纵卜亦凶。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如果合乎道义,自然会吉祥,无需卜卦;如果违背道义,就算求占问卜,也难免凶险,所以说
简单说易经就是描述自然界、社会总体事物,发展运行转变的规律。核心思想是:元(事物起始阶段,类似于春天,称为木)亨(事物成长阶段,类似于夏天,称为火)利(事物结束阶段,类似于秋天,称为金)貞(事物的潜藏阶段,类似于冬天,称为水)掌握易经知识,
曾仕强学堂编辑部《易经》64卦中,有12个卦对应着十二个月,即十二消息卦。其原理都是以卦象六爻框架的阴阳两爻,代表天地之阴阳二气,用阴阳二气的升降次序来模拟大自然的24节气,每两个节气对应着一个卦象。这12个卦分别为:复、临、泰、大壮、夬、